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研究短文(2013-略談有經二部對業力與我、我所的見地,比較現代的些許看法。)


最近讀到一篇英國某知名中觀研究學者講述為什麼他在學佛四十年之後,改信天主教的過程與原因;其中他提到對他來說,從佛教走入天主教的過程是從無望走入希望,這讓我覺得不解與困惑,一個專業的佛學者、佛教徒到底是為什麼會這樣的敘述佛教?

在文章中,他敘述對他來說最難以接受、或者最讓人絕望的是佛教的轉世與業力理論;人們無法想像要離開這輩子深愛的家人、朋友等等而完全沒有選擇的被業力所控制、所主宰;其次,他認為轉世的下一輩子與這一輩子的兩個人是獨立分開的兩者,那這輩子所造的業為什麼會影響了下輩子?就如同甲吃飯而消除了乙的飢餓般不合理等等;總的來說,他認為輪迴、轉世、業力等等都是讓人絕望、不解的根本,因而放棄了佛教而改信天主教。

身為一個中觀學者,他必然對所謂「我」、「無我」等理念非常熟悉;這讓我對他所會產生的誤解與害怕矛盾的生起了些許的理解但又有些困惑,所以嘗試從個人已知的部份來做些探討。

我們知道,無我是佛教最主要與獨特的見地,而所謂無我的定義指的是五蘊以外沒有我的存在:我,就是五蘊。

色、受、想、行、識五蘊是佛教將一個生命體分類為種種的部分,以現代話說就是身體、感受、思想、行為、認知能力五種。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討論到到底每個人認為所謂的「我」是什麼,透過種種的假設問題來慢慢導入讓讀者最後得到三種結果:把我定位在心智、靈魂或身體三者之上;也就是一般西方人對於我的定義:心智、靈魂、身體三者的組合體。

如果把五蘊去與這三者作比較或連接:則色蘊與身語的行蘊歸為身體,受蘊、想蘊、意的行蘊、識蘊的認知能力屬於心智,識蘊的業力所依屬於靈魂。

在這個推論階段,一般西方人對於我的定位是心智、靈魂、身體三者的組合,這點與早期的部派佛教某些派別(以有部為首)有所類似但也有些根本上的差異;概括這樣的論點所會面臨到的問題,正在於當死亡到臨的時候身體與心智會毀滅而靈魂會持續下去,但既然三者已去其二,「這輩子的我」也就消失了。靈魂持續下去與另一組的心智身體相搭配又成為了「另一個我」;既然這是兩個人那業力的運轉也就顯現了其不合理之處。

文章最初提到的教授對於業力延續所提出的破斥點正是這樣的論點,或許他並沒有在佛教部派發展中得到答案,但其實早在千年前的印度這樣的問題就曾被反對業力論者提出,而佛教的發展也解釋了這樣問題的自悖性:

經部以上的部宗對於「我」的定義不再是這三者的組合,而是定位在「靈魂」之上,不將心靈與身體兩者看做我而是將之看做「我所擁有的」;以佛教專有術語來說,五蘊的前四蘊是我所,識蘊是我。

從這樣的角度來切入的話,那明顯可以看到儘管死亡到來將三者之中的心智與身體給破壞殆盡,但靈魂既然持續的來到了下一生世,那麼同樣相續的那個眾生也並沒有被死亡所消滅而是在輪迴中繼續流轉;因此不會存在著上一輩子與下一輩子是兩個不同人卻互相影響著業力因果這樣的問題。

或許許多人不知道,但是「中陰身」這個概念是經部以上才共許的,有部並不贊同這樣的說法;對於有部來說,五蘊的組合會在死亡的時候都破壞殆盡,而由業力投射出另外一組的五蘊,或許可以說並沒有一個相續流轉的心識(靈魂),也就沒有了中陰的存在;到了經部以上開始承許了承載業力、流轉生死的光明心,此可以看做是阿賴耶識一說的先驅者,同時也被認為是對於「有我」的另一種實際上是外道的變體學說。

經部將自宗所承許的這個光明心視為業力的所依,就是這個光明心承載著業力往下輩子前進,而並不是這輩子一切的心識、認知、記憶、經驗等都會持續下去;大部分這些粗淺的心識作用都會斷滅,只留下深層附在光明心上的習氣會被帶往下一世;這也是為何轉世之後大都不會有上輩子記憶等等的原因。

另外一個誤解佛教者會對業力感到絕望的原因,是因為將佛教的業力說看成了宿命論:這輩子所經驗的種種是上輩子寫好的劇本、不可改變,這輩子的這些行為又會寫下下輩子不可逆的劇本,這樣的循環無始無終,一切都被設定好了而無法改變什麼;這樣完全沒有自主、希望的業力說,是標準的宿命論。

老實說,早期婆羅門教對於業力輪迴的見地是屬於宿命說的沒有錯;少數的雅利安人為了有效控制大量的印度原住民作為奴隸,而提出了宿命論的輪迴業力說:這輩子身為奴隸是你們上輩子寫好的劇本而無法改變!這樣子的論點對於既得利益階層控制中下層階級有非常大的幫助。

但到了佛教中,佛對業力的看法並不是像這樣的宿命論,而是認為所造做的行為(業)就如同種下了種子一般,但這個種子要不要發芽結果完全取決於有沒有養分、陽光、氧氣等等助緣;同樣的,往昔所造作無量的業就如同一棵棵的種子埋在了光明心之中,這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其結果的產生於否(諸如會不會投生到惡道等等)完全取決於我們有沒有給它助緣;所以我們基本上完全是有能力去控制讓原有的因要不要產生那果實,完全不是令人絕望的宿命論。


若對於以上兩個基礎概念有所了解,想必並不會對佛教的業力與轉世見地有所恐懼、驚慌、甚或絕望的情緒出現;儘管誤解而認為佛教的業力輪迴、無常無我等見地即為消極的大有人在,但佛陀所宣說的真實教法本質上反倒是無誤而積極的;我認為,自己有能力理性的決定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某個神如同棋子一般盲從擺佈,才是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才是真正的積極不逃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